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,充电桩成为每位车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。然而,市场上存在多种充电方式,包括慢充、快充和超充,每种方式在充电速度、适用场景和使用体验上都存在显著差异。作为新能源车主,了解这三种充电方式的特点,并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充电方式,对于提高出行效率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。
什么是慢充、快充、超充?
慢充:慢充是指使用功率较小的充电桩对电动车进行充电的方式,通常采用交流电源,充电功率一般在3.7kW到7kW之间。慢充桩广泛应用于家用场景,车主可将车辆停放在家里进行夜间充电,通常在8至10小时内将电池充满。这种充电方式充电速度较慢,但对于大部分车主来说,家用慢充已经足够应对日常需求。
快充:快充是指使用功率较大的充电桩对电动车进行充电的方式,通常使用直流电源,功率范围从50kW到240kW不等。与慢充相比,快充的充电速度更快,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为电池充电至80%。例如,一些直流快充设备可以在30至60分钟内为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至80%。快充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、商业中心和部分公共停车场等地方,是长途驾驶或高频次充电场景中的理想选择。
超充:超充是快充的升级版,采用更高功率的充电桩,功率范围通常在250kW到960kW以上。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科技的480kW液冷超充设备便是行业内的代表,能够为电池提供更高效的充电服务,充电时间可以缩短至30分钟以内,适用于需要高速、大功率充电的场景,尤其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、重卡物流中心等高频率、高负载的充电环境中。超充的优势在于,能够为长途出行和大功率需求的电动重卡提供快速充电保障,大幅提升充电站的周转率和车主体验。
慢充、快充、超充的主要区别
充电速度:
慢充:充电功率较小,充电时间较长。一般来说,家庭或办公室充电桩多为慢充类型,适合日常长时间停放的电动车进行充电,通常需要8小时以上才能充满。
快充:充电功率较大,充电速度快。大部分直流快充设备可以在30分钟至1小时内将电池充至80%,非常适合需要快速补充电量的场景。
超充:充电功率最大,充电时间最短。超充设备的功率达到240kW及以上,可以在15至30分钟内将电池充至80%,适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大功率需求的车辆。
适用场景:
慢充:适合日常出行或停车时间长的场景,例如家用、办公场所等地方。慢充不适合长途驾驶途中使用,因为充电时间过长。
快充:适用于需要快速补充电量的场景,如高速公路服务区、商业中心、购物中心等地方。它能够有效缩短等待时间,非常适合长途驾驶过程中为电池补充电量。
超充:超充适用于重卡、电动客车等对充电需求较大、需快速充电的场景,特别适合高速公路长途驾驶、高频次充电需求的地方。
充电设备:
慢充:通常使用交流充电桩,功率较小,适合家用和商业停车场,安装较为简单。
快充:使用直流充电设备,功率较大,充电速度快,适合商用停车场、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地方。
超充:采用更先进的液冷技术和更高功率的充电堆,充电速度非常快,适合高速公路、大型物流中心、重卡站点等高频、高负载的充电需求。
哪种充电方式更靠谱?
每种充电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,选择合适的充电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、充电需求和时间安排来决定。
慢充:如果你是日常通勤或短途出行的车主,且充电桩安装在家庭或办公室,慢充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。它适合长时间停车的场景,不需要过多关注充电时间,而是更多地关注安装位置和设备的稳定性。
快充:如果你常常需要长途驾驶或频繁使用电动汽车,快充则是理想的选择。快充设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供80%的充电量,解决了长途出行中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。此外,快充设备通常可以在商业区、高速公路等高流量区域找到,便于车主快速补能。
超充:对于需要高频、快速补能的大功率电动汽车(如电动重卡、客车等),超充提供了最可靠的充电保障。超充设备支持极高功率的充电输出,能够有效减少充电等待时间,特别适用于重型电动车和跨区域长途运输的场景。
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,选择合适的充电方式非常重要。慢充适合日常长时间停车的场景,快充适合需要短时间内补充电量的长途驾驶,而超充则是高功率需求场景的理想选择。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科技提供的充电桩覆盖从慢充到超充的全功率段产品,支持多种充电方式和高效智能管理,满足不同用户和不同场景的充电需求。未来,随着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,选择合适的充电方式将更有利于提升车主的充电体验,并推动绿色出行的进一步普及。
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4032号